一个深圳棚改措施意见稿“浮出水面”,许多深圳人都抢着看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7-08-10 09:20:00
来源:房天下综合
[提要]深圳棚改措施意见稿出炉引发很多关注,一个意见稿“浮出水面”,许多深圳人都抢着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深圳棚改措施意见稿出炉引发很多关注,一个意见稿“浮出水面”,许多深圳人都抢着看。作为深圳人也应该关注,毕竟深圳许多的旧城。
日前,深圳棚改措施意见稿出炉,引发许多媒体的关注,为何?重心是深圳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界定标准。根据媒体消息,日前一份《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浮出水面”。其实是为加快深圳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依法有序推进,深圳市住建局于8月1日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总体而言,棚改体现政府改造棚户区的决心。这被解读为“没有农村的城市”深圳刮起“棚改”风。
其实在深圳,“二线插花地”,宝安的棚改都已经启动,而且影响也比较大。有点意思的是,意见稿明确表示,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所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只租不售。
部分:先看看棚改与城市更新的区别
棚户区改造主要是指对改造城区旧住宅和二线插花地,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改造的活动,同属于旧城改造范畴。棚改与城市更新二者之间虽同属于旧城改造范畴,都是拆除重建,但执行的是不同的法规政策,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看看下面业内分析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一、棚改工作目的的不同
深圳城市更新旨在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土地、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目前主要以城中村、旧商业区、旧工业区为重点。而此次棚户区整治改造旨在消除二线插花地地质灾害隐患,改善片区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二、棚改运作模式不同
城市更新的运作模式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而棚户区改造的运作模式是“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城市更新由开发商唱“主角”,属于市场行为。而棚户区改造政府不仅是责任主体,还要参与整体规划设计,包括资金投入,相对而言推动执行强度更大。
三、棚改拆迁补偿方式不同
棚户区改造由政府主导,这是因为棚户区存在突出的公共安全隐患,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整治改造不存在以营利为目的商业开发。市场行为的城市更新除了公共配套和公益贡献,还存在“资本逐利”的空间。
四、棚改改造政策不同
城市更新与棚户区改造虽同属旧城改造范畴,但分别执行不同的法规政策。城市更新依据有《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暂行措施》等相关文件;棚户区改造依据有《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圳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界定标准》等相关文件,可适用免征部分税费、融资诸多优惠政策。城市更新相关政策不适用于棚户区改造,例如按照城市更新相关规定,要求申报区域达到一定规模、合法用地达到一定比例要求,而棚户区改造无此类限制。
第二部分:棚改的意见有几个点值得关注
总体是几个点,申请依法启动强制程序,棚户区改造政策适用范围,明确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模式,合理制定项目搬迁安置补偿标淮,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支持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1、使用年限由“超过30年”扩大到“20年以上”,这点按照意见稿就是,对于之前超过30年的房屋现在是改为20年以上就可以,应当纳入棚户区改造政策适用范围,不再采用城市更新的方式进行改造。
一个深圳棚改措施意见稿“浮出水面”,许多深圳人都抢着看
2、征求意见稿规定,对签约期内少数业主住户拒不签约、拒不搬迁阻碍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损害大多数业主利益,实施主体可以向项目所在区政府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情况报告。
3、按照业内分析,棚改与城市更新的区别,在于棚改不配建商品房,没有商业化利益。
4、人才住房和保障房 ,原特区内只租不售;在此次的征求意见稿中,特意提到“各区政府应当坚持以租为主的原则,根据辖区入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供应情况,合理确定棚户区改造项目所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租售比例。
5、合理制定项目搬迁安置补偿标淮,棚户区改造搬迁补偿安置采取货币补偿、产权置换以及两者结合等方式,由被搬迁人自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