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深圳下半年入市楼盘“6万+”项目预计有40个,看谁买得起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6-07-29 11:44:00  来源:广州报业
[提要]下半年深圳楼市能否绝地反击?统计显示,下半年深圳预计会有88个项目入市。在经历了2015年的房价之后,新房豪宅化的趋势愈发明显,“10万+”(每平方米10万元以上)豪宅下半年合计供应12个项目,占比14%。

下半年深圳楼市88项目入市千万元新房只是“豪刚”

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受政策调控影响,火热的深圳楼市迅速冷冻,新房推售合计64个项目共15466套,较往年相比明显减少。下半年深圳楼市能否绝地反击?统计显示,下半年深圳预计会有88个项目入市。在经历了2015年的房价之后,新房豪宅化的趋势愈发明显,“10万+”(每平方米10万元以上)豪宅下半年合计供应12个项目,占比14%。

供应大户依旧是龙岗,南山毫不逊色

从深圳楼市历史趋势看,上半年供应一般占全年供应的4成左右。今年上半年,深圳新房批售项目合计41个共28189套,与往年相比处正常水平,但推售项目却明显减少。在调控的影响下,开发商推盘节奏也明显放缓,两宗的诞生也再次推高大众对深圳房价的预期,买卖双方之间持续博弈,造成了现在的僵持局面。

根据深圳中原研究监测,下半年预计会有88个项目入市。从区域来看,下半年龙岗仍是全市新房供应的主力,合计供应21个项目,占比24%。供应集中在龙岗城、布吉、坂田、横岗等。龙岗目前的新房大多都分布在3号线沿线,而坪山、大鹏等偏远的交通仍然是其发展的一个障碍,未来在东进战略的带动下,也会给这些区域带来新的机遇。

南山也是下半年的供应大户,预计会有20个项目入市。2016年以来,南山新房均价已经突破8万/㎡,堪称豪宅聚集地,下半年供应中,豪宅项目就占了三分之一。另外,之间竞品也在增多,竞争较为激烈,例如南头的豪方天际与前海东岸,西丽的博林天瑞与塘朗城等。

占比34%,“6万+”项目预计有40个

在供应类型上,是一大亮点。上半年项目占全市新房的比例为20%,下半年这个比例将继续增加,合计供应30个项目,占全市比例34%,其中近四分之三的楼盘均为不足90平方米的小户型。受限购升级影响,再次成为深圳楼市的香饽饽,、面积小总价低等特点正迎合了市场的需求。

从价格来看,下半年入市“6万+”以上的项目预计达40个,占全市比例为45%,在经历了2015年的房价之后,新房豪宅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目前,千万豪宅在全市新房中的比例已经超过1成,总价千万也只能戏谑为“豪刚”而已了。下半年,“10万+”豪宅的供应也相当亮眼,合计供应12个项目,占比14%,其中万科重回市场的瑧山府、瑧山道及瑧湾汇3个新项目均预计10万起,抛开股权之争,产品究竟做得如何,也值得期待。

新盘包围,超八成有覆盖

从站情况来看,下半年超8成的新盘都有覆盖。深圳中原地产研究表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全面推进和建设,这条纽带就自然而然地将购买力由城向周边发散,线的意义正如4号线之于龙华,3号线之于龙岗,更有说法是要跟着沿线去买房,成交方面口的房子溢价率确实更高。

目前,盐田、坪山、大鹏等东部地区的轨道建设也在推进,深莞惠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建立也要依托于轨道交通之上。未来,深圳东部房价的崛起也将指日可待。


深圳楼市豪宅化,刀口舔血的客终于迎来下半场

“拿国家的钱来贬值,让银行为我们打工”,这是“山姆的故事”微博首页的自我介绍。

  山姆是一名80后,来自喜欢“以小博大”文化的广东潮汕地区,在华强北做电子生意起家。十年前开始深圳楼市,当时的新房均价是6700元/平方米,现在深圳原特区内随随便便一套小区房,六七万元/平方米算了。

  7月初的一张供楼明细显示,山姆申请的一笔总额1700万的个人贷款,按4.41%的利率分成360期,每个月需还款8万余元。

  这还只是一张。在2015年深圳的楼市中,山姆于前海、后海、蛇口分别购入11套房产。随着今年逐渐平稳的量价涨幅,去年的大手笔投入开始进入收获期。用山姆的话说就是,“去年下的11张单,就等明年交货了。”

  在深圳,房子已逐渐脱离居住属性,远离深圳普通市民,成为工具属性渐强的金融品。

  深圳房价豪宅化”

  11套当然是极个别的例子,但不可否认的是,手持多套房的客,作为一个强大的群体,正在影响深圳楼市。

  深圳规土委的监测显示,2016年6月新房成交均价已达 61756 元/平方米,较去年 12 月份的 42476 元/平方米大幅上升 45%。分区域来看,福田、南山均价都已逼近8万/平方米,罗湖也已过6字头。

  “豪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据深圳中原统计,上半年成交量前十的楼盘中,过半项目的成交价在6万元/平方米左右。

  数据来源:中原研究、相关网站

  整体成交均价也是由高价盘拉起。南山、福田全市价格,打着前海概念的宝安区频出高价楼盘,还有“宇宙”龙华的盘价格直逼豪宅,如鸿荣源的壹城、龙光的项目玖龙玺,成交均价皆超过6万元/平方米。

  价格整体上涨之后,市场上频繁冒出售价“10万+”的楼盘,它们毫不例外披上各种概念的外衣,价格炒作成为一种时髦。上半年之后,深圳豪宅正式迈入“8万时代”。

  同时,客占成交客户比例持续走高。据深圳中原统计,深圳购房比例从2014年10月的10%,飙涨至今年年初的25%。而几乎成交火爆的项目操盘手会对你偷偷地说,这个百分比保守了。

  二手房市场的比例还要更高。链家研究的数据显示,二手房比例在2014年已达23%,2016年上半年逼近30%。

  “适当的比例,可以保证市场的活力。不过目前的比例确实比较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民间财富无处可去,房产成了的仓库。” 深圳链家市场研究总监肖小平对见地君说。

  另外一组来自中原的数据说,今年2、3月,深圳总体客比例开始出现明显回落,减至20%左右。此时全市的成交量伴随“325新政”也出现了同比下降,供应量应声回落。

  客、成交量、成交均价三者之间,出现了几乎同步的走势。

  超级明星城市的“奇耻大辱”

  把房价的原因只归结于同步增长的客比例,当然是不合理的。

  推动深圳楼市“豪宅化”的原因,首先是土地供应的逐年减少。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土地招拍挂市场共成交 18 宗地块,总成交面积为 52.79 万平方米,仅占 2015年成交量的三成,土地几乎成为这座城市超级稀缺的资源,而龟速的城市更新步伐,加剧了供需矛盾。

  事实上,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近几年通过招拍挂出让的土地不仅在逐年减少,纯居住用地更是凤毛麟角,现有的土地供应,更多来自于城市更新这个主渠道。问题是,城市更新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拆迁改造的成本快要长到天上去了”。

  高昂的成本带来的结果就是:豪宅化。罗湖的鹿丹村、南山的大冲村即为典型。

  以鹿丹村为例,它是首例通过“定地价、竞容积率”的方式出让的项目,意味着开发商每举一次牌,容积率就下降一些,可售面积也随之减少。终经过近70轮竞价,中海以3.99万元/平方米的可售建面、3.97的容积率竞得地块。

  按照8.88亿的报价,算上更新成本,鹿丹村地块楼面价达4万元/平方米。建面比初计划减少了56%,价格随之翻番。4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已接近当时周边二手房报价。终,旧改后的鹿丹村改名为中海天钻,于去年12月开盘均价10.5万元/平方米,现在,据说,这个价格已成追忆。

责任编辑/chenzhouke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