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牛?中国“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武汉等15个城市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6-04-27 09:07:00
来源:深圳报业集团
[提要]此次发布的《2016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一线城市地位依然不可动摇。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中西部省份有5省的省会入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2016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
看看谁是新一线城市
新一线城市:
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 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
2016年4月25日,在针对338个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通过160个品牌的门店分布和14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据分析后,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的平均加权计算,第财经旗下数据新闻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重新评估中国城市的商业魅力,为中国城市再分级。
此次发布的《2016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一线城市地位依然不可动摇。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中西部省份有5省的省会入榜。
3年前,媒体报道称,“级别和GDP已经不能恰当地反映城市商业魅力和经济增长”,并提出了“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当时,2013年城市等级划分出炉,15个新一线城市分别为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
相对于2013年的榜单,苏州、宁波新晋入榜,福州、济南则降为二线城市,北京、上海依然是的超级城市,成都、杭州、武汉则正迅速接近“第集团”。
新闻分析
为什么要对城市重新?
报道称,发布数据的研究所举了一个例子:全球的某体育用品零售商在2011年拥有37家中国商场,这个数字去年底变成了166家。过去两年,在成都的4个门店,浮潜面罩和滑雪镜都热销,甚至卖断了货。尽管成都本地没有上述两项运动的场地,但该零售商大中华区副总裁、西区总经理孙瑜却可以明确解释它们在成都流行的原因:“这两个运动都与度假旅游密切相关,而那些有名的度假胜地,成都双流机场都有直飞航班。假期飞去毛里求斯玩浮潜,对成都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
人们的收入快速增长,并愿意把更多的钱花在吃穿玩乐上;看到机会的大公司纷纷涌入,为城市提供了更好选择;城市又拥有了升级空间,吸引更多的公司。
同样的正循环,也在重庆、长沙、武汉、厦门和杭州等城市发生,隐秘而深刻地改变着这些城市。这也是为何需要重新为中国城市。
新排行榜怎么算出来?
在这份总榜单中,商业资源的集聚度、作为城市的辐射能力、公司人的活跃程度、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未来五个维度,共同描述了一座城市在中国商业市场的位置。其中有些数据来自城市先天的禀赋,但更多源于城市人和外来公司共同的努力。
据该研究所介绍,城市商业资源集聚度的概念来源于搜索的原理——越多的链接指向某个网页,它的重要性就越强,就越应该排在前面。同样,越多的商业公司进入一个城市,说明这个城市越重要,更多的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也会首先考虑它。在新一线的这份榜单中,商业数据也被赋予了更多权重——商业品牌在各城市的门店数、各城市的餐饮业数据、影院数据、高层建筑数据等共同构成了这份子榜单。
据介绍,一座城市的辐射能力越来越被看重,大城市能够给周边城市输送商品、资金、人才、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在城市枢纽性指数排行榜中,航班数及准点率、高铁班次和通过高铁能够连接的城市数、物流和快递的通达程度,以及商业门店的区域占比都纳入了对一座城市“枢纽性”的考核。“枢纽性指数”越高,这座城市越容易向周边辐射,越容易成为某个区域的城市。
(深圳晚报综合新华网、华西都市报、第财经网报道)
15个新一线城市榜单出炉:中西部5省省会上榜
昨日,第财经旗下的数据新闻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重新评估中国城市的商业魅力,为中国城市再分级。根据这份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榜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一线城市地位依然不可动摇。而长沙入围15个新一线城市。
城市再分级长沙入榜
记者了解到,3年前,“新一线”城市的概念由《第财经周刊》提出。而根据昨日发布的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榜单,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
此外,在针对338个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通过160个品牌的门店分布和14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据分析后,还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的平均加权计算并分级。其中,长沙在未来可塑性榜单上仅次于北、上、广、深,排在了第5位;在城市人活跃度榜单中2位;在商业资源集聚度榜单上9位;在城市枢纽性榜单中5位。
值得关注的是,相比于2013年的“新一线”城市榜单,苏州和宁波新晋入榜,福州和济南则降为二线城市。北京、上海依然是的超级城市,而成都、杭州、武汉正在迅速接近“第集团”。
爱提前消费 来长沙“嗨”
记者观察到,长沙在未来可塑性榜单中仅次于北、上、广、深,排在了第5位。这份商业魅力城市排行榜希望揭示一种未来性:那些未来可能成为一线城市的城市,以及城市的未来潜能。因此,综合了空气质量、高校数量、创业公司数据、年轻人对一些互联网产品的使用数据和消费数据后,“新一线”制作了城市的“未来可塑性指数”。
据了解,问答社区知乎的活跃度、图片社交应用Nice的标签数据、职场平台领英的数据都能呈现一座城市的年轻人对于分享、社交、提升自我的需求。这些数据连同的高校数量和创业数据,综合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商业活力——这也是公司在进入这座城市前需要参考的数据。而“消费性格”也能够体现一座城市的未来——在这个指数中,长沙则是新一线城市的领跑者。一座城市的提前消费越明显,它的消费升级也可能进行得越快,消费者对新产品、新品牌的接受度也会越高。
现场精彩语录
昨日欧莱雅中国CEO斯铂涵、财经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lei、领英中国企业市场及市场运营总监陈婷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了发布会。他们在现场分享了对新一线城市机遇、城市人生活方式、消费结构及人才流动的研究和发现。
斯铂涵(欧莱雅中国执行官): 三线和三线以下城市人口占比差不多64%,快消品增长占比差不多是86%了。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抓住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商业机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现在要看如何抓住90后消费者的心,这些人更多是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额84%的这些地方。
陈婷(领英中国企业市场及市场运营总监):过去我们看到的是公司、企业之间对人才的争夺,我们越来越发现,人才争夺在今天来讲是作为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整体参与的,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政府整体参与进来,从过去资金的扶持到人才的扶持,都在帮助本地企业不断吸引和保留人才。
(上海第财经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互联网时代提供了IT数据留存的手段,让数据比以往更为丰富、多元,更能记录一个个体、组织的行动轨迹。我们去做数据是因为我们相信数据可以帮助人们规划生活,你可能会选择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也可能会帮助你规划生产。
吴品慧 (优衣库大中华区市场官):我们常常会把消费者过度标签化,只想证明一件事情,你有颜值+故事你就会有精彩的生活,这跟你是什么年代住在什么城市是没有关系的,更多是态度、追求和想法。(记者 舒元臻)